hg90992体育-他玩转民国朋友圈,被高度怀疑是穿越者,曾预言:毛泽东能救中国
你的位置:hg90992体育 > 新闻动态 > 他玩转民国朋友圈,被高度怀疑是穿越者,曾预言:毛泽东能救中国
他玩转民国朋友圈,被高度怀疑是穿越者,曾预言:毛泽东能救中国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1:03    点击次数:51

他因在近代中国展现出“人格分裂”特质,被众人高度怀疑为穿越者,他游刃有余于民国朋友圈之中,备受瞩目。

袁世凯称帝他曾怂恿,却又支持孙中山共和。李大钊他曾营救,也是杜月笙祖师。入国民党、佛门,终在周总理介绍下入党,因他预言:毛泽东能救中国。

杨度人称“杨子”,与孔子孟子之“子”同尊,足见他确有不凡之处。他能游刃有余于各种对立立场间,仍稳坐“不倒翁”之位,实属难得。

杨度为何能精准预判历史走向?他的每一步都如此准确。他的立场究竟倾向于哪一方?

【帝制祸首?】

杨度与毛主席同为湖南湘潭人,算是老乡,然而年龄上他却比毛主席年长二十岁整。

当毛主席尚年幼时,杨度已接连考中秀才、举人,踏上了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道路。

起初,他受封建思想束缚,视科举入仕、辅佐君王为救国之道。直至会试时,恰逢康有为、梁启超发起“公车上书”,联名反对《马关条约》的签订。

满怀爱国之情的杨度毅然加入,虽非主角,却因此结识梁启超、袁世凯、徐世昌等人,拓宽人脉,增长见识,并坚定拥护君主立宪制。

戊戌变法失败后,杨度对君主立宪制感到困惑,意识到大清已近末日。然而,大清将如何灭亡?灭亡后又该如何?这些问题仍待深思。

他决定顺应留学潮流,前往日本深造,期间有幸结识了在日本创立同盟会的汪精卫、孙中山等重要人物。

杨度在此期间常与孙中山就中国发展道路展开辩论,两人就应采用“立宪”还是“共和”制度,各抒己见,争论持续不断。

孙中山虽赏识杨度之才,屡次诚邀其加入反清革命,然杨度均婉言谢绝,坚持己见,未予应允。

他言明,若大清未来能行君主立宪,盼孙中山弃反清革命,助立宪大业;若孙中山革命成功,则杨度愿弃君主立宪,力挺孙中山的共和体制。

杨度历经晚清进步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,由封建帝制拥护者,转为君主立宪制的懵懂支持者,后陷迷茫,但其始终不变的,是对国家的热爱之心。

为回应梁启超的《少年中国说》,杨度创作了《湖南少年歌》,其中“中华若亡,除非湖南无人!”之句广为流传,激发了众多青年的爱国情怀。

当杨度对中国前路困惑时,袁世凯意外闯入他的视野,促使他审视起袁世凯,思考其是否能担当起挽救中华的重任。

1905年,慈禧可能预感寿命将尽,于是正式宣布预备立宪,意图以此作为掩饰清王朝垂死挣扎、勉强存续的一块遮羞布。

然而,慈禧怎会轻易接受真正立宪?因此,她所设立的国会形同虚设,毫无实权可言。

杨度与袁世凯负责立宪事宜,迅速洞悉其中真相,因此对清廷深感绝望。

当杨度陷入绝望之际,袁世凯展现出的热情,为他重新点燃了一丝希望的火花。

杨度因参与公车上书后得袁世凯看重与引荐,得以被清政府重新启用,故而袁世凯对杨度有知遇之恩。

再者,袁世凯当时亦显进步,与杨度共怀救国大志,两人渐成知己。慈禧与光绪逝后,袁世凯失宠,杨度成为唯一公开力挺他的友人。

在杨度的全力支持下,袁世凯重返政坛并重组政府。但杨度未料到,袁世凯野心勃勃,不仅背叛清朝骗取大总统之位,还妄图复辟称帝。

需明了,大总统与君主立宪皇帝之权力皆受限,差异甚微。部分君主立宪国皇帝权力尚不及共和国总统,袁世凯却执意称帝,只因他渴求的是无上专制的皇权。

鉴于袁世凯性情多变,反复无常,杨度确信他绝非拯救中国的良才,而只是一个精于权谋、心狠手辣之人。

【支持民主共和】

见袁世凯野心膨胀,杨度未直接对抗,初时反捧杀之,谎称称帝顺应民心,令袁世凯大喜,更坚称帝之心,并任杨度为“筹安会”会长,以助其称帝。

然而,袁世凯正式称帝后,并未如他所料获得万人敬仰,反而遭遇了众叛亲离,四处皆是喊打喊杀的声浪。

袁世凯此刻方觉自己被杨度欺骗,直至临终,仍不停呼喊:“杨度害了我!”

袁世凯倒台后,杨度被视为“走狗”之首,备受攻击。然而,他不在意骂名,既知立宪无望,便践行诺言,拥护共和,继续探寻救国救民之道。

1917年袁世凯倒台后,张勋图谋复辟帝制,欲获杨度支持。杨度严词拒绝,公开反对,表明立场,因此重新赢得了昔日好友的敬重。

1922年,孙中山首次北伐陷困境时,张度挺身而出,遏制陈炯明叛乱,挽救孙中山于危难之中,使孙中山深感救命之恩,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

杨度确实是一位能切实兑现政治家承诺的人。

孙中山正式邀请杨度加入国民党,并通电全党,称其“归心似铁,勿复前疑”,此举为杨度澄清了名誉。

杨度深感孙中山的宽宏与知遇之恩,认定其能救国,遂忠心辅佐,提出“纵横之策”,奔走南北促合作,为国民党事业做出重大贡献。

在加入国民党的同时,杨度经由孙中山的介绍,与李大钊相识并建立联系。

通过李大钊的介绍,杨度首次接触并了解了马克思主义,这一思想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李大钊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坚信,唯有马克思主义能拯救中国,并自此致力于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。

毛主席在北大任图书管理员时,受李大钊启发,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,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坚定信仰。

李大钊曾对杨度言:“海上雾浓时,灯塔之光尤为重要,望其光,则航行不迷。”这句话让杨度铭记于心。

经李大钊指引,杨度首次意识到被忽视的工农阶级亦具重要力量,特别是五四运动,更让他深刻体会到群众力量的不可或缺。

他随后接触马列主义著作,并表明意愿,希望在李大钊的引领下,为共产党员贡献自己的力量,做些有益的工作。

杨度隐约感到,共产党的领袖或能真正拯救中国。孙中山逝世、蒋介石掌权后,他更加确信了自己的这一想法。

显然,老蒋无论在人品上,还是其上台后立即清除共党的行为,均与袁世凯等专注于权谋而非救国的人物无甚差异。

因此,不久后,杨度便准确预言道:“唯有毛泽东,方能挽救中国于危难之中。”

毛主席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和深远的战略眼光,引领中国走向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,被历史铭记为拯救中国于危难之中的伟大领袖。

杨度早前预言“得天下者必为湖南人”。巧的是,毛主席与他同乡。1926年,杨度从萧子升处得知毛主席事迹后,预感强烈,大胆推测其将有所作为。

难道,最终取得天下之人,竟是毛氏?

彼时,毛主席尚未成为我党领袖,仅是党内平凡一员,多人不看好他,但杨度却笃信其未来可期,欲见毛主席,后因李大钊被捕,此愿只得搁置。

为营救李大钊,杨度竭尽全力。得悉敌人将包围他,杨度饭未吃完便匆匆离席,急奔报信促其转移,遗憾的是,终究还是迟了一步。

李大钊被捕后,杨度不顾安危,亲赴张作霖处,恳请其将李大钊交法院审理以延时,并联合社会各界向当局施压,积极斡旋。

为此,杨度毅然卖掉北京唯一住所,筹得四千五百大洋欲救李大钊。然而,李大钊仍不幸牺牲于敌人屠刀之下,英勇就义。

杨度对李大钊的逝世深感悲痛,这使他看清了北洋军阀的真面目,同时,他也为共产党人坚定信仰、勇于牺牲的精神而深受感动。

他视与李大钊结友为幸事,与妻子商议后,毅然变卖北京首饰及青岛房产,所得钱财悉数用于援助李大钊及其他共产党牺牲者家属。

革命先烈的鲜血唤醒了杨度,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红色道路,成为中共秘密党员,宣誓时坚定表示,将矢志不渝地为革命事业奋斗。

为拯救中国,我誓愿全力以赴为共产党服务,利用我的社会地位与身份关系,积极为党搜集并提供重要情报。

杨度为便于收集情报,接受了上海青帮首领杜月笙的聘请,担任其私人顾问一职。

杜月笙挑选杨度,意在邀请这位知名文人,借以彰显自己的文化品位,增添几分文人雅士的风采。

杨度借杜月笙的尊重为掩护,广交上海各界。在品茶、饮酒、娱乐时,他巧妙地从国民党高官处获取反共绝密情报,并秘密传递给我党。

杨度的住所还成了共产党人紧急避难之地。后来,党内多人得知他竟是秘密党员,无不震惊,难以想象昔日的帝制祸首,现已转变为中共的秘密成员。

1931年,杨度病逝前,仍感慨一生两大憾事:一是辛亥革命前未与孙中山合作,二是自己曾主张中国应由皇帝统治。

杨度一生,虽救国之路曲折多谩骂,但终寻得真理。



相关资讯